动画暴利却过度压榨员工:从动画制作委员会开始讲起 制作委员会非「万恶之源」

本文由 喵帕斯 发表于 2017-06-18 作者: 来源:中国国际动漫网
摘要: 动画暴利却过度压榨员工:从动画制作委员会开始讲起 制作委员会非「万恶之源」。NHK 主要是突出了 2 兆日元产业规模下的日本动画行业却是在过度压榨劳动力,但其实 2 兆日元不代表行业真正的赚钱,被认为是日本动画现在「万恶之源」的制作委员会也有被误解的情况,这篇文章就是从动画制作委员会开始讲起,为大家消除一些对动画行业对制作委员会的一些误区

之前 NHK 的那个日本动画行业新闻特辑节目虽然也是为基层的动画制作者说了不少话,但是被日本动画行业的从业者吐槽讲的太肤浅没有触及到实质核心,制作委员会的解读也只有皮毛,NHK 主要是突出了 2 兆日元产业规模下的日本动画行业却是在过度压榨劳动力,但其实 2 兆日元不代表行业真正的赚钱,被认为是日本动画现在「万恶之源」的制作委员会也有被误解的情况,这篇文章就是从动画制作委员会开始讲起,为大家消除一些对动画行业对制作委员会的一些误区。

原本制作委员会制度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风险分担制度。  依托的核心是相关版权的提前分配。制作委员会的主要出资方来自于:电视台、DVD销售公司、制作公司、出版社、广告代理商、玩具公司。吸引其出资的就是未来的版权收益。

误区 1:广告代理商会从动画制作费中抽一笔钱

消除你对动画行业的误区,从动画制作委员会到周边销售、动画制作者的行业生态

动画的制作委员会是为了制作动画而建立的一个保值性质的组织,参加了制作委员会的公司会为了让委员会全体收益最大化而发挥自己的营业能力,参与制作委员会的企业有视频产品生产商,广告代理商、出版社、玩具厂商、网络配信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电视台等不同的企业,他们一起向制作委员会向动画制作出资。网上有人说广告代理商会从制作费用中分走一部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动画制作委员会给动画制作公司的制作费是 100% 足额支付的,不存在中间任何一个成员克扣的问题,广告代理商本身也是动画出资方之一。而这个广告代理商中饱私囊制作费的错误说法,是 2003 年日本政府发布的动画产业调查报告的说明不详细导致的错误印象。当时日本政府讲解日本动画投资制作构造的示例图说的是在周末晨间档播出的子供向动画,而且在图中赞助商支付给广告代理商的不是动画制作费用而是广告费,广告代理商向赞助商卖的是动画贴片广告时间,和实际的动画制作并没什么关系,例如日本国民动画《海螺小姐》,东芝会支付给广告代理商一笔钱买广告时间,这终究只是东芝买广告时间段的钱而不是《海螺小姐》动画制作的钱。而且当初的这张解说日本子供番动画制作模式的图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日本动画行业了。

误区 2:加入制作委员会能得到很大的收益

基本上现在日本动画做 10 部,赔 9 部,就指着最后剩下的那一部大热的作品可以一口气的填补之前九部作品的亏损,制作委员会中的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的独家权利,例如视频厂商会负责制造销售光盘,周边厂商独占作品的周边企划销售权利。如果委员会的各家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出资换来的权利的话,就算是动画制作委员会本身亏钱,但各家公司还是可以赚钱的。例如一个视频商品制造商给委员会出资 1000 万日元,委员会最后给这家公司的收益分配是 800 万日元,看似是笔亏本的买卖,但如果这部动画的光盘买的不错,这家视频厂商可以拿到 1500 万日元的利润。而在动画制作公司方面因为拿的是固定的制作费,就算动画十分成功但收益也很小,所以无法有效运营委员会内各种独占权利的公司,就算出资进入制作委员会能够获得的收益也不多。现在日本一季深夜 TV 动画,每话的平均制作成本 1500 万日元,13 话的制作预算就是 1.95 亿日元,宣传费用 1000 万日元,差不多一季深夜新番动画需要 2.05 亿日元的预算,如果这笔钱是一家公司独自承担风险很大,而且采用制作委员会模式制作的动画为了播出必须要有「番组赞助费」,一般制作委员会的成员是 4、5 家也有出现 10 家公司的情况

误区 3:日本动画产业规模 2 兆日元行业很赚钱

最近日本媒体包括 NHK 总在说日本动画产业规模达到 2 兆日元,以此数字来表示日本动画产业的繁荣,但这个 2 兆日元指的范围相当广,如果用来和动画制作费用进行对比说明的话就大错特错了,2 兆日元的产业规模包含了电视播出、动画电影、商品化、海外销售、Live 演出等对动画 2次利用的销售额,产业规模、市场规模和具体的业内公司赚不赚钱没关系,这 2 兆日元中也包含了很多根本就没什么人气的作品的光盘销售、周边销售、海外销售的金额,随着日本动画数量增加这个市场规模自然会变得庞大。对于任何行业构造理解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销售额和利润是两码事,有的作品就算卖出去 10 亿日元但成本过高最后商业上还是亏本的

误区 4:动画收视率不行代表作品商业不成功

现阶段衡量日本一部动画火不火还是要看光盘销量数据,而动画的收视率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因为上面已经说了动画播出是先要购买播出档期,收视率如何对动画的商业收益没有影响,近几年动画的海外销售和周边销售在企划商业收益中的占比较变高,2015 年日本动画的海外销售额迎来了泡沫就算是在日本没什么人气的动画,都能在海外市场卖到不可思议的高价,不过现在日本动画海外销售逐泡沫逐渐稳定化

误区 5:作品热门委员会内的周边销售厂商就会大赚特赚

这个是想的太简单了,在实际的商业公司运作中,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销售额与成本差价所产生的利润才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关键,例如在在光盘销售领域一部动画一卷光盘卖 2000 到 3000 张是完全亏本的,而动画周边销售领域,周边库存超过 3 成的话周边企业是会赔钱的,尤其是周边销售库存风险相当的高,一旦周边卖不出去积压就会发生大量的仓储费用,就算把库存品销毁也有销毁费用,业界经常能够听到的传言就是某某周边公司在某部动画大热后制作周边结果全砸手里反而赤字。

为何热门作品的周边反而会让周边厂商发生赤字?原因就是周边厂商的周边制作往往和动画走红是有着不可逆的时间差,作品走红后周边厂商才会开足马力制作周边,而且周边商品的成本特点就是做的越多成本价格越低,因此周边厂商为了控制周边的成本大家不得不大批量的生产制作,也就必须要产生一定规模的仓储费用,一旦成本控制错误或者是市场销量判断错误,等待周边厂商的就是赔钱

误区 6:预算都花在了声优上导致制作预算变少

这个是弹幕中常见的一种说法,尤其是一些画面崩坏较严重但是声优却很豪华的作品,经常能看到观众吐槽预算都是请了声优,但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在日本的动画制作费用明细中有一笔单列的音响费预算,这笔钱就是声优的出场费用,这笔费用和给动画制作者的工资费用是互相独立的。音响费在总预算比例中一般占到 15%,所以一些声优豪华画面做崩的新番动画,是真的作画自己的问题,声优不背锅。本来现在动画中使用的声优出场费一般在每话 1 万 5000 日元到每话 4 万 5000 日元之间,当然还有更高级别的声优出场费也更高,还有就是请娱乐明星配音的费用也比专业声优高。在固定的音响费预算范围内合理的挑选声优为动画配音是最重要的。

番组赞助费用

一部日本动画为了能在电视台播出需要购买播出的档期,虽然经常被误解,在无法依靠土豪公司的广告宣传费,而要在电视上播出动画的时候,电视台不会给动画出钱,而是采用制作委员会向电视台购买播出时间的方式,而在这个时候卖播出时间段的电视台已经靠着动画赚了一笔收入即便动画尚未播出,而这笔购买时间段的钱委员会的各家公司如何负担,要不要寻求外部赞助商需要大家开会讨论协商,所以在制作委员会的这种构造上,委员会的成员要负担的是动画制作费用与番组赞助费两笔

动画制作委员会如何成立?

首先是视频商品制造商和动画制作公司的制作人提出企划,向周围的各家认识的公司打招呼说我们之后有个动画企划,看了这个企划有意向投资的公司不断增加的话,就会有一家公司作为骨干公司站出来说我们来负责筹钱,而这句话的另外一个潜台词是如果没有募集到目标金额的资金的话我们公司自己出钱承担。也确实有这种骨干公司筹钱失败结果自己出钱补足差额承担的情况,基本上视频商品制造商与电影公司担任骨干公司的情况较多,因为这种骨干公司需要充分的业内资源调动能力与资金能力作保证,所以能当骨干公司的企业也是有限的。网上说很多公司想要加入动画制作委员会,这个倒是真的,对制作委员会来说终极目标就是委员会全体利益最大化,这取决于委员会内每家公司的运营实力,有一些运营能力不行的公司就算很想加入制作委员会也会被拒绝掉,另外对于动画制作公司来说就算出资进入委员会,亏本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对动画制作公司来讲反而会想「不加入制作委员会更好」,拿着固定的制作费不用操那么多的心。这几年从日本媒体报道上看似乎是出钱进了动画制作委员会企业就会赚钱,但这是一叶障目了,媒体报道的都是大热门的作品,而默默无闻的作品则是不被媒体关注。

日本动画光盘价格为什么会很高?

采用动画制作委员会的作品,相关的所有商品包括光盘与周边,必须要包含一部分给制作委员会的钱,而光盘是给委员会分钱比例较高的商品,所以造成了日本动画光盘价格较高。以 1 万日元的动画光盘为例,制造商给流通渠道的批发价是 6000 日元,而流通渠道给消费者的报价还是 1 万日元,所以,渠道商一进一出赚了 4000 日元,制造商就是拿批发价的 6000 日元销售额,这 6000 日元其中的 3000 日元作为制造商自己的利润留下,扣除制造成本再剩下的钱制作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按照出资比例分配。最近一些动画制作公司也开设了自己的直接销售渠道,像是 Aniplex 的官方商店,如果观众想要支援某家动画制作公司的话,最好就是直接从动画制作公司官方的店铺上购买相关商品,让动画制作公司可以赚一笔流通渠道的钱

日本动画行业希望加入制作委员会的公司数量减少一些

看上去动画制作委员会的参加者多一些每家公司的风险就越少,但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这种制作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因为一部作品而形成的企业间的暂时利益联盟,会有相当多的手续等事务性工作需要处理,有的时候为了 100 日元的利润分配,制作委员会要付出 300 日元的手续成本,一些参与制作委员会的公司每年就要不得不处理几千张的票据,这些日常经营事务处理对于动画行业的公司来说也相当的麻烦,制作委员会参加企业过多的话,各家的出资比例自然会下降,每家得到分配利润也会相应的有所减少,而且企业增加需要协调处理的事务也变多,最后反而加大了每家公司的成本。像是上面提到的 10 家公司参加的制作委员会,同一份合同让十家公司共同签署同意就需要半年的时间

动画制作者的低收入情况

现在观众对于动画制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动画制作的 STAFF 人数和耗费的制作成本增加 1000 万日元投进去说没就没,而且制作公司还需要维持企业日常运营,有一笔日常性的事务成本,虽说动画制作公司可以不选择加入制作委员会安稳的拿着固定制作费进行制作,但现在动画制作流程复杂化,动画制作日程安排与预算管理越发的困难,而且制作公司还有这交货义务,就算制作公司赤字也要按时的交纳成片,这也让动画制作公司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高,新人动画制作者工资低是事实,虽然说要提高制作者的单价水平,但很多动画公司都是在赤字状态,所以很困难、不过有一些优秀的制作者也可以做到 1 年收入 1000 万日元。

有人说如果作品商业上大获成功的话,也需要去将商业收益分配给基层制作者,这个想法虽然没错,但具体实施起来面临很多的问题,一部动画的制作包括分镜、上色、摄影、背景美术设计、原画、动画等很多人在背后,如何合理合适的给 STAFF 们分配?而且和刚才所说的制作委员会问题一样,进行这种收益分配要涉及到时间成本和手续成本,这些事务成本谁来负担?与其分配大热作品的商业收益,不如动画制作公司根据制作者每年的表现情况,发放年度奖金,但前提还是要先保证公司整体利润的前提下进行分配

本文标题:动画暴利却过度压榨员工:从动画制作委员会开始讲起 制作委员会非「万恶之源」
本文地址:https://www.chncomic.com/pinglun/43196.html